葬葬文化中的丧葬礼仪

2022年02月08日 · 杂谈交流 · 548次阅读

------正---文------

每一个民族和种族,每一种文化体系,都有对于死亡的独特理解,形成一整套丧葬制度,北京殡葬服务专注提供一种生死智慧,帮助人们化解死亡的恐惧,纾解丧亲的悲伤。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丰富的丧葬礼仪,从临终搬铺移尸到初终的覆面和小敛大殓中的辟踊哭泣,从下葬到虞祭、小祥、大祥乃至三周年的禫祭。这些丧葬礼仪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遭受到了猛烈的批判,被冠以“封建迷信”的污名;另一方面在现代化步伐日益加速的今天,随着城镇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礼仪正在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

丧葬礼仪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北京殡葬服务严格来说,“丧”和“葬”的意义是有区别的,“丧”指的是从人初死,经小殓、大殓,到停柩待葬(即“殡”)的过程,而“葬”则是将灵柩入土的一系列仪式,二者皆属“凶礼”。现代语境下一般“丧”“葬”连用,指的是从初死到埋的全过程。

北京殡葬服务认为葬礼通常是儿女们为父母操办的仪式,是儿女对父母奉养行为与情感的集中体现,对于“以孝治天下”的中国传统社会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最初的“三礼”(指《周礼》、《仪礼》、《礼记》)到后来的《唐开元礼》、《宋政和礼》、《大明会典》、《清通礼》,历代统治者都对葬礼的规格、等级、程序等,做出了详细而严格的规定,将一个社会中普遍的仪式行为,上升到了国家制度的层面。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是上层统治者的维护和提倡,一方面是丧葬礼俗本身所具有的保守性,历经几千年的变迁之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此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无怪乎外国学者将葬礼看成是界定中国人文化认同的核心。

丧葬礼俗之所以具有保守性,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死亡的惧怕和对“生”的渴望,使得丧葬礼仪中“避死趋生”的各种行为和禁忌得到了相对严格的遵守,从而处理死亡的仪式显现出了较高的传承性;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人们看待生死问题的心理观念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保持了基本稳定的文化内核,成为一种文化传统。而在葬礼及其他仪式上表现出来的观念、行为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也使得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得以实现。
丧葬仪式是探讨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角度,关于死亡的礼仪和习俗,是一个民族社会生活和整体文化构成的组成部分,体现着该民族的文化特性。中华民族朴素的祖先、鬼神信仰,被儒家纳入“礼”的轨道,改造为“礼治”的工具;对另外一个世界,要“敬鬼神而远之”;而在现世,则表现为对生命的本能性热爱和追求。
丧葬礼俗在具有保守性的同时,也是具有开放性和生命力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的丧葬观念及仪式不但与外来的各种宗教、他民族文化发生了渗透和互动,而且在本文化内部亦有上层礼制与民间习俗的“变异”。
在村落相对封闭的小社会,村民之间在身份、地位及家庭财富上差异不大,故而葬礼的规格和各种细节上也不会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基于社区普遍水平的身份认同和经济状况,与社区内的文化流传和普遍观念相适应,他们已经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葬礼程序和规则。这就是国家层面的“礼”在民间层面的表达——“俗”,其中蕴含了国家"正统"观念的影响和流传,也体现着村民在自己生活具体情况下的取舍和选择。而后者体现着乡村社会所独有的生活逻辑和原则,正是在此意义上,对于“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中国人行为与价值观和非精英文化的研究才成为可能。
丧葬礼俗开放性和变异的另一个表现,则在于仪式的区域性差别。这就是所谓“因土成俗”,不同地域、不同的社会,历史和地理因素,使得在相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而只有把握住不同区域内的个性文化特征,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汉民族整体文化。
对待死者,各种文化一般都采取了聚集亲友进行悼念的形式。人类学理论认为,葬礼是一个社会整合的重大契机,对死者世界和人间世界的秩序进行重新安排,以使社会机制能够正常运转。

 



------结---束------

推广:AI工具网 | 专注人工智能工具推荐!
『静谧星河』采用《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进行许可。如需转载请保留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
https://www.yuvin.cn/other/793.html
AD

支持我

广告

静谧星河最后编辑于2年前


因本站不提供交互式服务,评论均需审核后显示,敬请谅解。

添加新评论

captcha

请输入验证码